月末臨近,國內鋼材市場依舊處于下跌通道。目前鋼材市場上,一方面,需求持續清淡,成交異常冷清;另一方面,月底套現壓力加大,市場降價回籠心理隨之放大。同時此時的價格戰已由市場轉向鋼廠,而虧損則進一步加深。目前整體鋼市可謂“四面楚歌”,而這種局面將維持到何時?鋼鐵業的轉機又在何方?
目前鋼材市場一片沉寂,需求的贏弱以及對整體經濟下滑的擔憂使得整體市場始終處于弱勢境地。所謂下滑容易翻身難,目前各地經銷商多有不同幅度讓利操作,且實際成交相當靈活,一單一議情況較為普遍,然整體成交卻依舊不盡人意。
鐵礦石持續弱勢 等于“雪上加霜”
由于近期鐵礦石價格一直處于下跌趨勢中,鋼廠紛紛減少礦石采購量,都采用即用即買的方式,原來鋼廠的礦石庫存平均可以用1.5個月左右,目前鋼廠的礦石庫存平均也就是用半個月左右,更有甚者,只可以維持幾天。個人以為近期礦石價格再大幅下跌的可能性不大,首先,鋼廠的礦石庫存清庫幾近完畢,鋼廠用一噸就要買一噸,這將對礦價構成支撐;其次,鐵礦石價格持續下跌,國產礦停產和減產增加。最后,目前鋼廠沒有大批量減產,對礦石的消費維持穩定。
下游需求難以跟進
目前下游需求跟進仍是不足,這是致命的弱點。目前制造業增速已由過去的兩位數降至一位數,汽車、家電產銷低迷。據匯豐8月23日公布的數據顯示,中國8月匯豐制造業PMI降低至47.8,創九個月新低;其中,分項指標新出口訂單指數降至44.7,創41個月低點。此外,中國8月匯豐制造業PMI新出口訂單指數44.7。PMI高于50水平則表明相關領域活動處于擴張狀態,而低于50水平則表明處于萎縮狀態,作為制造業的風向標,PMI的這種萎縮狀態足以說明板材下游的整體狀態,板材市場的低迷行情一時間是難以突破的。另外,市場心態極度低迷,資金緊張難以解決,也是制約市場良性運轉的主要因素。
鋼廠減產口號大于行動
進入8月份,雖然一直以來減產的聲音越來越大,但實際付諸行動的卻為數不多,“雷聲大雨點小”的情況較為明顯,尤其冷軋檢修、減產的更少。有消息稱,武鋼計劃于9月17日對冷軋生產線進行檢修10-15天,預計影響產能8-15萬噸,其它鋼廠暫沒有檢修和減產計劃傳出。據統計,截至8月底全國24個重點城市中冷軋庫存為165.12萬噸,周環比下降1.12%,月同比下降0.49%,季同比上升0.03%,年同比上升7.27%,這已是連續四五個月在160萬噸以上徘徊了,表明市場供需矛盾依然存在。鋼廠一日不減,這種情況仍將繼續,且矛盾不可調和。不過,隨著市場行情的進一步惡化,鋼廠減產的步伐或為期不遠。
綜上,目前市場產能過剩、需求不足,在地產調控不斷加碼、房地產新開工負增長的背景下,下半年鋼市“金九銀十”旺季需求恐難以樂觀。在鋼廠沒有大面積減產之前,鋼短期內價底部遙遙無期,鋼鐵業的繁榮時刻也很難再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