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炭:持倉新高期價新低
“沒有最低,只有更低。”這句話用來形容焦炭走勢再貼切不過了。周三該品種主力1301合約跌幅近3%,尾盤輕松跌破1600元關口支撐,再創上市以來新低。與此同時,焦炭期貨全天增倉7356手至34232手,為上市以來最高。
有分析認為,焦炭期貨下跌固然受到系統性風險影響,但另一方面,現貨陰跌不止,鋼廠采購積極性放緩且成交清淡也是重要原因。目前,國內港口煤炭庫存居高不下,下游終端電廠庫存亦處高位,電廠電煤使用天數仍處于歷史較高水平;與此同時,社會用電持續回落,下游需求不佳。而且近期焦煤現貨低位暫持穩,鋼鐵行業的持續低迷拖累煤炭和煉焦行業,焦煤處于有價無市窘境。其中,25日一級冶金焦太原報價1680元/噸(車板含稅價),持平;天津港(5.96,-0.07,-1.16%)報價1840元/噸(平倉含稅價),跌50元/噸。
與螺紋鋼類似——焦炭需求不容樂觀,供給卻在不斷增加。2012年上半年焦炭產量仍保持上升態勢,增幅有所放緩。記者接觸到一份名為《2012-2016年中國焦炭市場調研及前景預測》的報告顯示:2012年上半年,全國焦炭產量達2.24億噸,同比增長6.44%。其中,我國機焦產量達1.95億噸,占全國總產量的87.16%。6月份,我國生產焦炭3967.9萬噸,同比增長4.27%。
鋼材產能過剩成本支撐缺位
除了宏觀面偏空外,產能全面過剩、成本支撐缺位都是螺紋鋼持續下跌的重要原因。
據有關部門最新的調查顯示,2011年底,我國粗鋼產能(包括在建項目)已達9億噸。而據我國鋼鐵產業十二五發展規劃預測,粗鋼消費峰值將在2020年左右出現,僅為8.0億噸左右,說明鋼鐵產能已進入全面過剩時期。今年以來,我國粗鋼產量再創歷史新高,下游需求萎靡不振,產品庫存高位徘徊,鋼材價格不斷走低,鋼企進入全面虧損狀態,鋼鐵行業發展面臨嚴峻挑戰。
鋼企虧損導致鐵礦石需求大大減弱,雪上加霜的是產量卻在繼續創新高。根據淡水河谷、力拓、必和必拓等鐵礦石巨頭公布季度運營報告顯示,二季度三家企業鐵礦石產量分別為4863萬噸、8054萬噸和4089萬噸,同比分別增長15.1%、0.35%和15%,均創下公司同期產量的紀錄新高。而由于上半年各礦業巨頭的鐵礦項目均取得重大進展,市場鐵礦石供應充足的格局已經難以改變。雖然最新出爐的7月匯豐PMI預覽值小幅反彈,但企業預期并未好轉,數據改善的持續性有待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