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以來,全國鋼材價格、銷量走低,鋼鐵企業經營面臨較大困難,部分地區鋼貿行業信貸風險逐漸暴露。記者在珠三角調研中了解到,盡管珠三角鋼貿企業整體經營較為平穩,銀行授信未見明顯惡化苗頭,但過度擔保、過度授信、資金被挪用等三大風險隱患亟需引起關注。
在鋼鐵行業整體低迷的背景下,部分地區鋼貿行業信貸風險逐漸暴露出來。大華期貨研究員羅嵬說,進入2012年以來,鋼貿行業“跑路”事件時有發生,使銀行對鋼貿行業產生“信任危機”。部分銀行對鋼貿企業限貸,一些地區甚至出現銀行集中起訴鋼貿企業事件。
廣東銀監局表示,目前鋼貿貸款的風險整體可控,主要是由于銀行對企業經營情況和還款能力進行了密切監測,同時對抵質押物的有效控制較為到位。
數據顯示,陜西無縫鋼管廠 陜西無縫鋼管 陜西厚壁鋼管截至2012年8月末,佛山地區銀行業對鋼貿企業授信余額620.07億元,比年初增長15.09%,不良貸款余額2.92億元;不良貸款率0.79%,低于佛山市銀行業不良率2.05個百分點。
值得關注的是,當前珠三角銀行鋼貿授信仍存在一些不可忽視的風險隱患:
一是聯保授信形式下,信息的不對稱造成鋼貿企業的過度擔保及銀行對其過度授信的問題。
二是銀行部分新機構為開辟市場,在沒有深入了解企業經營實力的情況下,盲目對鋼貿企業授信,在市場行情波動時,又立即向企業收回貸款。
三是存在信貸資金被挪用現象。據國內某銀行反映,該行一不良貸款客戶,貸款余額163萬元,主要是企業主涉嫌挪用信貸資金進行民間融資,無法運作后失蹤。另外一家總部位于廣州的銀行也反映,今年7月初發現一鋼貿企業通過與關聯企業交易取得銀行授信后,挪用資金用于房地產投資。
“陜西無縫鋼管廠 陜西無縫鋼管 陜西厚壁鋼管目前暴露的風險可能還只是冰山一角。”民生銀行授信評審部總經理石杰表示,如果宏觀經濟持續不景氣,鋼貿行業的不良貸款在未來可能會大量出現。
針對過度擔保現象,鋼材分析師劉新偉建議,政府應建立鋼貿企業聯保監測制度及信息共享機制,在業內共享相關企業的擔保情況,加強銀行對鋼貿企業的貸前審核。
廣東銀監局有關負責人表示,銀監部門將加強對銀行新設分支機構的指導,引導其樹立科學的運行理念,嚴格測算評估貸款資金需求和企業還款能力,從源頭上控制企業不合理的資金需求,防止過度授信。
鋼鐵網資訊總編汪建華則建議,銀行還需要加強對鋼貿企業貸后資金管理,持續關注企業信貸資金流向,嚴格審核企業庫存、檢查進貨單、過磅單、會計賬簿等資料,核實企業信貸資金的真實用途,防止企業以鋼貿為名,挪用信貸資金進行投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