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月初,中國鋼鐵產量觸及創紀錄高位,原因是建筑需求升溫,這緩和了外界對于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原材料需求不振的擔憂。
中國的鋼鐵產量占全球的近一半,根據中國鋼鐵工業協會的數據,4月上旬,中國粗鋼日產量為203萬噸。該行業協會代表著大型鋼鐵企業。
分析人士表示,中國各地對房地產市場長達一年的調控抑制了市場對原材料的胃口,預計一系列大宗商品(從鐵礦石到鋁)的需求增速今年將因此回落。中國是很多大宗商品的全球最大消費國,中國的需求對于全球礦商和交易商如必和必拓、嘉能可和力拓的興衰至關重要。
最近幾周,由于建筑活動升溫,中國鋼鐵需求再次出現。各種大宗商品的需求均小幅擴大,今年3月,水泥產量同比增長7.9%,同期發電量增長7.2%。
今年第一季度,由于鋼價處于低位且需求疲弱,中鋼協監督的80家鋼鐵企業出現10億元人民幣(合1.59億美元)創紀錄虧損。在國內市場疲弱的情況下,今年第一季度,中國的鋼鐵出口飆升15.8%,進口增長18.4%。
今年,含鐵量為62%的基準鐵礦石價格一直穩定在每噸135至150美元之間,在近6個月高點徘徊。鐵礦石價格周三收于每噸151美元,較今年初累計上漲近9%。
與歷史平均水平相比,中國港口的鐵礦石庫存處于非常高的水平,盡管最近幾周已開始下降。